郑州ag官方入口app公司打造手绘垃圾分类插画手册。
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社交媒体的活跃,即使是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也需要小心维护其形象,否则也可能因为某次处理不善的负面事件将多年累积的声誉都赔了进去。靠“洗绿”营造的虚假形象更是难逃被戳破的一天。或许,在宣传企业的环保
理念时,户外服装生产商patagonia的回答才是最安全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一家为环境负起责任的公司。”
1.环保“照骗”。使用绿叶、动物等环保形象进行宣传,营造环保企业的假象。1991年,以化工产品闻名全球的杜邦公司就曾在其双壳油船上喷涂与海洋生物和睦共存的ag官方入口app,而事实上,杜邦是当时全美污染最严重的企业之一。
2.虚言标榜。一些企业声称自己的产品达到了环保指标,却不给出任何证明,或者虚构子虚乌有的组织给自己背书。2008年,英国廉价航空公司易捷(easyjet)在全国投放广告,声称与同航线上的其他航空公司的飞机相比,自己的飞机碳排放量要少22%。但随后英国广告管理局指出该广告是有意误导受众,因为易捷所标榜的减排量是按人均计算的,只不过是在同等的空间中塞下了更多乘客而已。
3.声东击西。这类企业玩的是障眼法。他们只强调产品/服务环保的一面,而将其余不利的因素隐藏起来。出自血汗工厂却强调纯天然的面料,以及污水排放严重超标的节能灯泡厂都属于此类。
4.对与环保无关的举措重新ag官方入口app。比如,某家工厂出于削减成本的目的,取消了用热收缩膜包装的环节,却把这种正常经营改动包装成“绿色”生产的新举措。或者,一些企业将原本就受法律法规禁止,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无关的要素作为卖点进行宣传(比如,“本品不含三聚氰胺”)。
5.赤裸裸地欺诈。大众曾在公开的广告中宣称自家的柴油车使用了一种技术,能够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结果2015年大众被美国环保署曝出在1100多辆柴油车上设置欺骗装置,在检测排放量时造假,实际上路时的排放量超标40倍。
随着环境意识的不断觉醒,以及社交媒体的活跃,即使是切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企业也需要小心维护其形象,否则也可能因为某次处理不善的负面事件将多年累积的声誉都赔了进去。靠“洗绿”营造的虚假形象更是难逃被戳破的一天。或许,在宣传企业的环保理念时,户外服装生产商patagonia的回答才是最安全的:“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一家为环境负起责任的公司。”
需要更加详细了解ag官方入口app,请联系ag官方入口app的客服: 0371-55270303 15890013181 竭诚为您服务 可点击我们的ag官方入口app查看更多ag官方入口app作品。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