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梦想是什么?这是歌手汪峰经常会在选秀节目中问选手的一句话。
有一个群体,他们心中有梦,但却因为种种客观条件,他们的梦想大多数不曾被唤醒或者不敢去“做梦”。
他们就是——贫困山区的孩子们!
他们的父母可能出去打工,长期在生活和精神上疏忽他们;他们可能与爷爷奶奶们生活在一起,却苦于“代沟”交流不畅;他们在疯狂成长的阶段,其实很需要一个人生导师,来帮助并指点他们“圆梦”。
三年前,杭州女孩骆潇濛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发起了“吉米”智力帮扶公益组织,采用美国最先进的创新课程和一对一的导师制度,三年里,组织一百余名志愿者,用编程、艺术、话剧、演讲等多种课程形式,对近10所贫困山区的初中学校400余名学生进行梦想启蒙教育。在她的帮助下,很多孩子找到了自己的梦想,并为之努力着……
一堂课,开启无数孩子的梦
一名导师,指引孩子前进的方向
第一次走上小小的破旧的三尺讲台,骆潇濛提问:“谁能举手来在黑板上写上你最喜欢的五件事?”
一双双眼睛都低下来,没人吭声。
每一次“吉米”到一所新学校,面对的都是这样的开局。
骆潇濛只是笑着,在黑板上写上了她初中阶段最喜欢的五件事:1.爱逛街,喜欢时尚;2.读书写作;3.旅游;4.爱好体育;5.公益。
“因为喜欢时尚,我在哥伦比亚读大学期间,从纽约服装学院拿到了形象设计师证书,在伦敦马兰格尼设计学院拿到时尚造型师证书;因为喜欢读书写作,我出书、将自己的经历写成小说;因为喜欢旅游,喜欢极光,这些年我到过许多国家和地区,每年都去看一次极光;因为爱好体育,我会去跑马拉松和滑雪;因为爱好公益,我成立了‘吉米’。”骆潇濛侃侃而谈,就是想让更多的中国孩子知道:学业很重要,但除了学业外,我们的喜好也很重要,值得为它们努力。
孩子们瞪大眼睛,看着这个眼睛里闪着光的姐姐,她展示的精彩照片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世界。幸运的是,在9天的“吉米夏令营”之后,孩子们都能踊跃举手、勇敢表达,不用演讲稿就能完成最后的成果汇报:“我有一个梦想。”
夏令营结束后,夏令营的每个志愿者导师都会一对一地针对孩子,制定计划,完成梦想。例如,一个孩子想当作家,那么他得阅读多少相关书籍,3个月的时候试着去创作一个中短篇小说,修改、投稿。如此,坚持不懈。
帮助贫困山区的孩子开启圆梦之旅
带着你的特色创新课程来参赛吧
夏令营这九天都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骆潇濛介绍,“吉米”在全球征集志愿者,为孩子们设计出创新精品课程。主要是科技、创造性艺术设计、公共演讲、表演艺术、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导师特长制定课程等。
例如,科技类的课程有,先教孩子们用英文编辑程序,然后导入芯片,最后做成一个会发光、会说话的娃娃;表演以话剧为主,排练莎士比亚作品等各种经典话剧……
根据导师特长来设计的课程内容就更丰富了,“我们有个导师,研究方向是‘读心术’,孩子们从扑克牌里随机抽出一张,他问一些关键词,然后就能猜出牌面,准确率达90%。孩子们非常喜欢。”骆潇濛说,导师特色课程非常丰富,涵盖心理学、魔术、服装设计、篮球、创造性写作、摄影、音乐、合唱、手语等等,只要有趣,只要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以及梦想,都很受欢迎。
“吉米”的志愿者,以留学生居多。“我房间里放了一本哥大东亚文化研究教授送我的书,叫《向杭州学习(learn from hangzhou)》,杭州是我的家乡,我特别想为家乡的孩子做些事情。”骆潇濛倡议,能不能邀请杭州的大学生也参与进来,一起为贫困山区的孩子设计智力支教创新精品课程,把自己学到的东西和看到的风景都带给这些孩子,让他们的“人之初”充满对世界的好奇。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事。
孩子在吉米夏令营里露出灿烂的笑容。
全视界·中美创课
“圆梦计划”大型公益活动
活动内容:杭州日报联手哥伦比亚大学“吉米”公益组织,将美国创新课程落地到杭州,把最前沿的教育送到落后地区学校;同时向杭州高校发起总动员,欢迎杭州大学生志愿者带着自己的创新设计课程参与到公益活动中来,一起帮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找寻梦想并教授方法,成功圆梦。本土“创课”与美国“创课”强强联手,一起助力贫困山区孩子“圆梦”。
大赛截稿:
2016年3月8日—5月8日。
咨询电话:
0571-85109999。
扫一扫,用手机查看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